
膠原探索
1970S:科學家布雷爾將膠原蛋白進行了分類。
1980S:科學家霍維茨發現Ⅱ型膠原蛋白(CollagenⅡ)是作用于人體代謝機能提高之關鍵。
1990S:美國尤金·莫爾研究發現粘多糖(GAG)是Ⅱ型膠原蛋白的核心,并成為衡量Ⅱ型膠原蛋白的重要指標。
20世紀末:人類將Ⅱ型膠原蛋白作用于骨骼健康與美容護膚領域,效果出眾,廣受歡迎。
20世紀末:和格趙成軍領導的項目小組成功在雞胸軟骨和鯊魚軟骨中提取出Ⅱ型膠原蛋白,使中國成為第二個擁有此技術的國家,并受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專利號:Zl02120433.0 國際專利主分類號:C09H 1/02),發明人趙成軍先生為Ⅱ型膠原蛋白命名中文名稱“復合骨膠原”。




2006年: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報道:鈣的流失源于骨膠原的流失,中老年朋友單純補鈣陷入誤區,并將和格復合骨膠原美譽為:“生命的原漿,細胞的營養液”。
2010S:生物工程專家趙成軍領導的項目組成功在水中國寶“鱘魚”頭骨中提取出復合骨膠原(CollagenⅡ),成為世界軟骨膠原先驅。
2010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英國坎伯蘭郡醫院首次將骨膠原與干細胞粘合腿骨,使一位登山跌落者免于截肢的厄運。
2015年: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報道,復合骨膠原在促進軟骨細胞生長,修復關節病變起著重要作用,股骨頭壞死青年服用復合骨膠原4個月,股骨頭明顯開始修復。
2016年:中美和格揭示,復合骨膠原進入人體合成的大分子——蛋白多糖聚合體(PG)正是鱘魚的長壽基因。
2018年:《中國醫刊》第53卷第9期全文刊登和格牌骨膠原片臨床實驗科研論文,進一步證明和格復合骨膠原對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確切,安全。